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书记告诉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实现全课程育人,选取学时长,覆盖面广的工科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与CAD》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科体系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培育工匠精神为主线的课程思政体系。
关键词: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担当;时代新人
一、实施背景
职业院校是工匠人才培养的起始点,也是未来大国工匠的出发地,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具有“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润透到制造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让钻研技术成为价值追求,才能使严谨的制造力与澎湃的创造力凝聚成强大合力。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高职大一新生,他们网络依赖度高,学习缺乏动力、信心和主动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特点。进入大学后由于不适应环境、沟通交流不顺畅、专业认知较少、人生目标不明确等原因,渐渐迷失了方向,且他们在此之前又很少接触专业课程,其学习方法和过程又有别于高中阶段。
要求教师必须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基础知识讲解,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还应在学生刚刚迈入大学校门时及时通过课程思政进行全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习总书记要求的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中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思政要素,将党的政策主张、做人道理、处世准则等融入课堂教学,开展课程思政。
二、主要做法
1.强化自身育人观念,做好课程教学设计。
修订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思政目标。

课程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
模块名称 |
教学内容 |
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 |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
1.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2.图学发展史 3.制图国家标准 4.尺寸注法 5.几何作图 6.平面图形画法 |
1.图学发展史与文化自信 2.几何作图与工匠精神 3.国家标准与遵纪守法 |
物体的三视图 |
1.点的投影作图 2.直线的投影作图 3.平面的投影作图 4.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及表面取点 |
1.多面正投影方法与处事哲学思想 2.内容层次递进与认知规律 3.绘图过程与工匠精神 |
组合体 |
1.组合体组合形式 2.截交线与相贯线 3.组合体的画法与尺寸注法 |
1.组合体绘图与工匠精神 2.读图过程与联系的观点 3.识图能力与量变哲学 |
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 |
1.视图 2.剖视图 3.断面图 4.局部放大法和简化法 |
1.物体表达方法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视图规定画法与纪守法规 3.图形表达与责任担当 |
标准件与常用件 |
1.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2.齿轮 3.键联结与销联接 4.弹簧 5.滚动轴承 |
1.标准件的选用与产品成本 2.标准件画法与遵纪守法 |
零件图 |
1.认识零件图 2.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3.零件图尺寸标注 4.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5.零件测绘 6.读零件图 |
1.零件表面质量与成本意识 2.零件测绘与工匠精神 3.视图表达与创新精神 4.零件图样与企业机密 |
装配图 |
1.装配图的内容和表示法 2.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及零件编号 3.装配图测绘 4.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5.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
1.部件拆装,测绘与团队合作 2.设备精度与责任担当 3.读装配图与运动观点 4.零件图和装配图与整体和部分 |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建立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开展课程预习、学生签到、讨论、作业提交等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程教学平台上,除了教学资源、交流讨论区以外,还上传大量拓展课外资源,使学生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本专业,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立了班级微信、QQ等交流群,主动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和整改。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构建互联网+“大思政”宣传教育阵地,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课程的思政作用更加明显。
3.通过参观体验、参加竞赛、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实训中心和实验室,了解机械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的学科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周末参加公益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内外、校园和社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以第二课堂为途径、以实践教学为载体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4.采用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提高终生学习能力。
新课讲授前,老师事先布置预习作业,学生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前在线学习,记录学习难点,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并进行总结反馈。这种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实现了从“主演”到“导演”的转变,做到让教适应学,让教辅助学,让教服务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是课程中的难点,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该部分内容,并给出要表达的零件。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该零件的表达方案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各组代表发言、小组互评、教师点评。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和有效组织,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并在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讨论中培养自信、豁达和友善的性格。

|

|
小组代表给同学们讲解小组讨论结果 |
课前线上预习做题情况统计 |
5.多层次考核评价方式,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学习成效评价,采用平时学习过程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课堂考核为主体,行为考核为特色,过程考核评价为重点,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学生平时学习档案,平时成绩主要包含平时考勤、思想表现、课堂表现、平时测验、作业成绩、在线学习等。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期末学生展示自己的制图作品,生生互评,让学生参与考核成绩评定,增加学生责任担当。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要求学生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守时守纪意识,在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等,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等多层次的“课堂考核、实践考核、网络考核、行为考核”等考核体系,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
6. 成果成效。
由点到面全员参与,线下到线上扩大受益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不仅要有课程思政意识,还要有思政能力。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倒逼”全程线上教学。课题组成员把融合思政内容的绪论录屏讲授,本学期所有学生学习云平台上的“绪论”教学视频,不仅仅了解课程性质、任务、研究对象、学习方法,还深深被国家这些年发展的大飞机制造军用战机、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高铁、盾构机等让人眼前一亮的机械产品所吸引,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7.经验总结。
持续对《机械制图与CAD》教学中“课程思政”进行探索,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推动课程围绕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合理将认真负责、踏实敬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和责任担当融入到教学中。
高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积极性不高,对于理论知识的专业学习也似懂非懂,而现在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入手。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结合实践教学开展,将“职业操守”贯穿始终。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自律,得以保障实现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