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建设 > 正文
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

    以体育人 强身铸魂 ——《体育》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时间:2021-12-13 17:16:06  作者:赵长英  点击:


    摘要: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本课程设置对接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学生健康需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制定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政教育贯穿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体育;思政元素;体育精神

    一、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体育课程作为高职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实践三全育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教学和其他的专业课学习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等方面二者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因此需要把体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更要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设置对接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普及性较高的常见体育项目,同时优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充实体育项目。满足学生健康需求。构建“健康知识+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内涵)+运动技能+教学比赛”的教学模式。尤其是结合体育项目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制定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政教育贯穿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做法:

    一、课程设置:

    (一)内容多元化设计

    设置“健康知识+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内涵)”的理论教学。根据各项目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引入德育教育。通过体育健康知识学习,让学生掌握体育常见运动疾病、运动伤害的预防及处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历史积聚的文化内涵、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的体育精神、世界大赛获奖对人的爱国情绪的激发等,引起学生共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和文化自信教育,培养学生主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体育健身文化意识,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

    学习专项技术技能的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做到准确无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技术动作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自身问题和错误有正确的认知,并能不断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克服自身惰性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在技术技能考核中,要求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达到更高考核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的挑战自我、突破自身极限,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坚强意志品质。

    (三)比赛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以赛促教、以赛代练。让学生掌握和遵守比赛规则,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规则的意识,进而延伸培养学生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拥有良好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公民;通过个人项目比赛,体会靠自身顽强拼搏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能正确看待比赛胜负,调整心态,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通过集体项目的教学比赛让学生认识到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需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团队获取胜利,感受集体项目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正确看待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依存关系,集体与国家的共存关系。

    二、体育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一)通过体育文化传播,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优秀体育文化和培植爱国情怀。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奋发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阶段都深深印刻着爱国主义元素的时代印记。这些体育历史和文化的熏陶,直接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其他思政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相比,具有强烈的本体感受优势。体育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是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体育课程思政的基础载体和中心环节。

    (二)通过心肺耐力项目练习,磨炼学生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

    优良的意志品质和精神毅力是现实社会对每一位成员的生存要求,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华体育健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中长跑项目就是典型的教育素材,不仅培养学生的心肺耐力素质,更有助于锻炼和发展其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的参与过程,使得学生必须主动克服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争斗,提高了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放大体育精神的闪光点,也促进了学生不畏艰难、乐观开朗面对生活的性格品质。

    (三)通过学习规则,引导学生树立遵守规矩和正当竞争意识

    体育课堂常规的具体执行过程是建立规则敬畏,是组织纪律教育课程思政的直接体现。规则是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比赛、体育游戏开展的先决条件。体育活动教学或比赛中,裁判的执裁和参与大众的舆论影响,能够约束参与学生的言行规范,自觉建立对规则规范主动遵守的意识,帮助学生从容适应未来社会规则的各种要求。竞赛活动作为学校体育课程中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体育教学方法或内容,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学生主动追求成功、积极取得结果的胜利。另一方面,各种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过程、比赛过程中规则的合理运用,会使学生明白竞争需要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成功与失败对于参与者的机会是均等的,从而自觉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观念。

    (四)通过参与集体项目,增强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体育比赛,都是建立在合作完成的思想基础上,团队合作是这些集体项目取得胜利的法宝。学生通过参加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可培养团队精神,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合作与成功的关系。同时,团结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提倡的个人基本素质和道德品质,这些项目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协作能力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成效。同时教师、教练、队友以及对手间的交流沟通,促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平衡之道,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力。

    (五)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化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加入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传承至今,在其发展历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尤其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项目,在传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有机融入传统中医经络学、脏象学等,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史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三、教学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法:

    课前布置作业提出问题,学生利用信息化资源,以小组多人分工合作的形式寻找问题答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和主动探索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参与式教学法: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参与讲述体育名人事迹,体育事件,分享个人心得体会,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义,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打通体育线上、线下教学的通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自媒体工具,通过自制、借鉴、选择合适的MOOC课程或者教学片段,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学习,教师进行线上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通、QQ、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相关教学资料,提交作业,并把作业完成情况纳入到学生日常评价考核。线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全面提升课堂互动。

    (四)讲授法与榜样相结合:

    教师利用课堂对学习项目的体育名人事迹、体育事件进行讲授,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同时,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受国情怀。

    (五)体育信息化渗透: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体育”逐渐走入到普通大众中来。体育课堂安全一直是悬在各级教育部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是现代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可以有效避免课堂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随着当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普及化,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心肺、血氧饱和等临床情况的实时监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六)教学手段创新: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根据国家要求,每学期定期邀请或者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开展面对面的教学与交流,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集体组织或者个人参与的形式,以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所包含的民族传统文化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进行访学、研学,获得体验感。

    本课程是以体育教师为主,吸收思政教师、语文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设计、思政挖掘为一体的创新教学团队。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队成员共研讨,在遵循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创新点,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教学实践与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四、成果成效

    (一)学生个体行为的改变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手机运动app,查阅学生日常参与锻炼数据,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通过教学平台检查学生作业,课后作业完成率、完成质量明显提高。对比学生课堂出勤、纪律维持、学习状态等,学生课堂纪律自我约束性明显增强。

    (二)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通过问卷星发布调查问卷、线上答题等,考察学生对对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相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和文化内涵有清晰认知。日常锻炼中,能主动日常锻炼中能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三)主动践行体育精神

    在体育竞赛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展现出良好的体育精神,个人项目中展现出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品质,团队项目中能很好的配合团队,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争取最好的成绩。能正确看待比赛的胜负关系,民示出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的品质。

    五、经验总结: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在课程中能够深入的挖掘出较多的思政元素,能够使体育与思政元素很好的融合,对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提升作用。但由于教师本身讲课能力的不同,对于同一项目的思政元素的挖掘程度有所不同。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义,深度挖掘体育课程各项目思政元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使体育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深度融合。

    六、推广应用

        由于体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开展的公共课程,本案例适用于各高职院校在各项体育工作中进行开展,但同时应根据各高职院校不同专业要求,对接不同专业需求挖掘不同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体育教学中。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胜利东街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