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建设 > 正文
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分析--运用南方红豆杉掠夺式开采的案例组织学习

    时间:2021-12-13 17:21:16  作者:杜晓霞  点击:


    摘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分析》属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核心课程《保护生物学》中的一节内容,根据教材分析,需要了解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生物入侵以及病害等因素使物种的灭绝速率在急剧加快。

    云南有红豆杉354万株,占全国55%。丽江有110万。从种子落地到长成大树,需100-250年的时间。

    19938月,中美合资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其股东为云南民族地区科技研究所和美国IVAX公司,其中IVAX公司持有超过80%的股份。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生产技术。

    1996年,汉德公司与丽江玉龙林产品公司合资成立丽江汉德公司,双方约定,丽江汉德公司负责收购红豆杉树皮枝叶,加工成紫杉醇初级产品——紫杉醇含量为1%左右的氯仿膏,并只能供给云南汉德公司。

    1999年,它一共生产了纯度98%以上的紫杉醇60公斤。

    山上树皮每公斤1元钱,收购价为5/公斤;

    100公斤树皮=1公斤半成品=1900/公斤;

    100公斤半成品=1公斤紫杉醇=18万美元;

    直径在5厘米以上有90%被剥皮并导致死亡;

    直径在5厘米以下的约有三成被剥皮导致死亡;

    中国生产的紫杉醇(TAXOL)含量都在98%以上,出口价位一般在800/克人民币,在国外每克紫杉醇被制成33只针剂,每支含紫杉醇大约30毫克;我国针剂售2500/支人民币。也就是说我国的癌症病人,每使用一克进口紫杉醇相当于付出了80000元人民币,是黄金价格的600多倍。

    20021030,云南石林县云南汉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军;已有32人被判刑,一名被判13年,罚款100万元。

    1982年,证实紫杉醇对卵巢癌、睾丸胚胎癌、乳腺癌等癌症具有特效;

    1992年,紫杉醇正式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被批准上市;

    每公斤三四百万美元,而供应量不超过100公斤;迄今为止,美国仍然为紫杉醇的最大消费国。

    一些不法分子在暴利的驱使下,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林区,偷采盗剥,非法运输、收购、加工红豆杉树皮和枝叶,致使云南野生红豆杉天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0年间,云南的红豆杉资源几乎消耗了80%。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过度开发与利用、濒危、保护

    一、实施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课堂教学作为高职院校育人的主渠道,专业课程更能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1.课程宗旨:“认知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自然界中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丧失同时并存,在现代地质时期地球上的物种数达到了巅峰。但在人类出现后,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生物入侵以及病害等因素使物种的灭绝速率在急剧加快。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掌握生物多样性丧失及其原因,包括物种的灭绝速率、趋势、后果及物种对灭绝的脆弱性等内容。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第三纪孑遗特有树种,为国家1级濒危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大乔木,是我国珍贵的观赏、药用及用材树种。由于南方红豆杉含有高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近年来深受医药界、商业界的高度重视。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置国家法令于不顾,肆无忌惮地砍伐和剥皮,致使大量的树木死亡,红豆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南岭山地约有50t南方红豆杉树皮被剥,大致毁灭了上万株红豆杉;在云南奔志山砍伐了9.2×104株。由此可见,掠压性的开采、经营是南方红豆杉致危的首要因素。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一些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多保护一个物种,就是为人类多留一份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二、主要做法

    1.课程内容:“三位一体,育人育心”

    课程思政秉持知识育人、思想育人、审美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育人理念。《过度开发与利用》课程打破了线性教学内容的结构,代之以模块式内容设计。课程将第四章的教学内容分成三大模块:第一个模块是课程基础部分,通过讲述云南红豆杉的厄运的教学,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研究其物种灭绝机制,对预测将来可能有多少个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最可能发生在什么地方以及制定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急迫性,提升野生生物保护的责任感;第二个模块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包括如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丰富个人的道德情感等,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第三个模块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提升口才与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图示描述已自动生成
    课程思政强调的立德树人,不仅要讲政治、讲信仰,还要讲方法、讲智慧、讲艺术。在教书育人的具体实施中,每一门课程都隐含着教师的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仰。结合环境保护规划的国家宏观战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中观战略以及课程教学的微观战略,本课程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分析模块做了如下的内容设计。

    1 “课程思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分析内容

     

    1 课程思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分析”案例教学内容设计

    授课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1、中国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2、不及时采取措施,生物将不断地灭绝;

    3、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4、人类将可能毁灭自己;

    5、人类可能会彻底破坏地球;

    1.教师讲解“南方红豆杉”的内涵:由于南方红豆杉植物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开发利用就成为必然之势。而作为国家1级濒危植物,任何利用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都是违法的,因此南方红豆杉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靠野生资源,而应依赖于人工资源,因此应采取科学措施实现南方红豆杉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责任感,并自觉承担责任的一种情感和意志。

     

    2.教师列举其他相关案例,以实例从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进行资料分析、整理。学生以任意一种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或生态系统为对象,分析其现状、受威胁原因和未来应采取的措施;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开展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将调研结果制作成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航拍中国》、《辉煌中国》第四集《绿色家园》等相关视频,结合时事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在听讲、讨论、诵读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认识。

    环境污染问题

    外来入侵种

    过度开发与利用

    、成果成效

    1.让同学们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防止物种灭绝的主要途径。使同学们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使同学们掌握保护生物学的实施措施。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相关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开阔视野,奠定基础。

    2.通过课内实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能,提高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素质,充分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使学生深化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观念,使学生熟练掌握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种技能。

    四、经验总结

    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课程内容的策划、教学方式的组织、课堂的管理都需要教师的积极投入和深入思考。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1.思想

    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由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建构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具有价值引领、凝聚认同、建构执政合法性等功能。

    “课程思政”是有效实践大学教育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有效途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突出强调,要“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因此,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应该在思想上从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

    2.教学

    与以往的专业课程不同,“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保持着高度的自觉意识,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教师要在课程的建设中充分投入时间和精力钻研课程,绝不能以单板、枯燥的面目出现。

    除了课程内容要丰富、具有贴近性,课堂的教学方式也要灵活多变,如教师讲解、学生社会实践、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视频观摩、问题研讨、学生上镜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实现学生在人生与治学方面的双重提升。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而应该精益求精、不断钻研,真正实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

    3.目标

    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分析》课程思政建设,期望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将学生培养成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既有专业特长又有自身修养、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新时代大学生。

    五、推广应用

    近年来,全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很多地方的志愿服务组织策划了不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但我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起步较晚,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相对较少,同时宣传推介的力度和范围还不够,导致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都有限,就会产生参与不够方便的感觉。

    要更好地满足公众奉献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身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为保护环境作贡献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认同感。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胜利东街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