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源建设 > 正文
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

    “三协同、三融通、三结合”教学策略在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时间:2021-12-14 08:14:56  作者:  点击:

    《动物生物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4学分。近年来,本着夯实基础、融合专业、强化思政的原则,遵循贴近行业发展需求、支撑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重组重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借助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国家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自主开发的虚拟仿真软件和动画等信息化教学资源,运用“三协同、三融通、三结合”的教学策略,灵活使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形成了服务专业、支撑考证的特色教学体系。

    一、教学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

    《动物生物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化学》《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牛与牛病防治》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图1),是考取执业兽医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


    1 课程定位简图

    (二)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重组重构

    本课程以“一主线三融合”为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融入“大国三农”情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融入“厚德敏行、允智允能”的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校训——成为具有宽厚的美德、敏动善行,且有智慧有技能的人;融入“蓄德自牧、富饶天下”的动物科技学院院训——涵养品德、管理自我、富农兴邦,以此为指导重构教学内容。(图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和谐、文明等理念为指导,融入“富饶天下”的院训,培养主动打造民富、村美、乡风美的“爱农业”的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诚信、友善等理念为指导,融入“厚德敏行”的校训及“蓄德自牧”的院训,激发学生对农民的真情,培养“爱农民”的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法治、敬业等理念为指导,融入“允智允能”的校训,引导学生了解“三农”政策、关注农村实际、注重专业技能提升,培养真正“懂农业”的时代新人。

    以生物化学发展的时间轴(19世纪中叶-今)为内容主线,并以确定的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按照问题导向,将教学内容重构为三大模块:

    .生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认识物质与生命的紧密联系,正确看待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学习科学家艰苦奋斗、不懈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营养物质在生命有机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增强畜牧业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营养物质的对立与统一,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指导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贮存和传递?(从“核酸检测”中坚定制度自信,培育家国情怀)

    课程思政体系

    2 重组重构设计图

    接下来将以模块二营养物质在生命有机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教学内容为例,介绍课程改革的详细内容。

    2.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畜牧兽医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上学期。

    1)知识基础

    本班学生均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和化学基础,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调查问卷表明,62%的学生有机化学基础较为薄弱,这给代谢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学生已经学习酶和生物氧化,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单元前测验显示,合格率100%,优良率71.2%,掌握程度良好;通过前面项目学习,初步具备了利用离心技术、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等分离分析生物物质的能力(图5)。

    2)认知能力

    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评价能力有待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亟待提高。访谈表明,作为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不了解行业现状和上下游产业链,对未来就业岗位不明晰,不了解开设课程对就业岗位的支撑作用,因此学习目标不明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引导(图3

    学情1


    3 学情分析——单元前测、座谈交流

    3)学习特点

    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养成课前预习和探索的良好习惯;访谈和调查问卷表明,对于学习发生在细胞内抽象的生物化学反应存在畏难心理,自信心不足;对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兴趣度更高;偏好于直观、形象的数字资源,习惯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工具(图4)。

    4)信息化素养

    访谈和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能力,会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但是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查阅资料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图4)。

    学情2







    4 学情分析——自主学习及信息化偏好调查

    3.教学目标

    本着“夯实基础,服务专业”的原则,依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标准,充分考虑执业兽医师考试的需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素质、知识和能力三维教学目标(图5)。

    5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情、后续学习的需要及未来岗位需求,制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难点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反应过程。

    5.教学策略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学习金字塔等教育理念,采用“帮学”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三协同、三融通、三结合”的教学策略(图6

    策略

    6教学策略

    6.教学方法与手段

    鉴于学情,采用小组讨论式、问题探究式、启发式、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国家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自主开发的虚拟仿真软件和动画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开展教学。

    二、教学实施与成效

    (一)教学实施

    按照“三协同、三融通、三结合”的教学策略和“精---用”的教学流程实施教学。

    1.三协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长助教三师协同教学

    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长助教(聘请在不同生产方向实习或工作的学长)三师协同开展教学,形成师生帮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作为三师的主导,负责整体教学安排,充分利用深厚的讲课功底传授对岗位有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协调企业兼职教师和学长助教配合开展教学;企业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为理论课堂提供丰富的生产案例,将先进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引入实验课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指导课后的体验学习;学长助教将自己对企业、岗位的认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工作生活中的经验,生产中的真实案例,通过微信、QQ、学习平台、现场连线、现场指导等形式,分享给学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师、兼职教师和学长助教的帮学贯穿教学的始终,真正起到帮学、助学的效果。

    2.三融通——与后续课程、岗位需求和执业资格证书融通选定和设计教学内容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将后续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与本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融通;引入企业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与岗位需求进行融通;将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真题引入教学,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进行融通。按照以上设计思路选定和设计各项目教学内容,如在项目六脂肪燃烧与酮症的选定与设计中,通过调研后续课程《养牛与牛病防治》和企业兼职教师、学长助教获知,酮病的防治是重点授课内容,而在牧场中奶牛酮病属于常见代谢性疾病,是饲养和兽医岗位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相关内容连续八年(2013-2020)出现在全国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中。

    3.三结合——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体验学习三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学习

    采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协作学习,课后体验学习三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学习,充分利用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前,教师或者学长助教发布预习任务至学习平台,学生自主完成预习,教师根据完成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课中,教师(或兼职教师)为主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游戏等方式开展协作学习,并将学习结果记录在学习平台,面对抽象复杂的反应过程,采用动画、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手段辅助学习,助力突破教学难点;课后,在兼职教师和学长助教的指导下,深入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社区开展体验学习,如:在学习项目七蛋白质的价值和去路时,学生课后去饲料厂体验学习蛋白质在饲料配方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去动物医院体验学习转氨酶指标的临床诊断应用,最后将学习报告提交学习平台(图7)。

    4.“精---用”进行课中深化学习

    课中深化环节,首先师生共享导入新课,如在进行项目二动物应急供能的实施时,先由学生分享课前查找的生活中与动物应急供能相关的案例,并由学生熟悉的案例导入新课;面对复杂抽象的糖酵解过程及学生抽象思维欠佳的特点,教师将过程分阶段进行拆分,先由教师进行第一阶段的理论精讲(精理论);随后学生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对本阶段反应过程进行练习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游戏加深记忆将复杂的反应趣味化,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巧摄取);通过学习平台发布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执业兽医师考试真题,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讲解(融证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分析、探究、解决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探应用),协作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并布置拓展任务,任务均与专业相关,并在兼职教师或学长助教的帮学下完成。

    教学实施 (2)

    7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体验学习

    5.考核评价

    评价主体包括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长助教及学生本身,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实现教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和评价,评价体系见图8

    评价体系

    8考核评价

    (二)学习成效

    1.三维目标得以达成

    通过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同学们的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与2018级相应班级成绩比较,改革后学生平均分由75分提升至86分,优良率由48.5%提升至75.8%,达成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分析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针对饲料搭配及营养代谢疾病等问题,深入企业和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120余人次,达成能力目标;学生积极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锻炼,到社区、公园宣传均衡营养、健康减肥的理念20余次,充分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疫情期间班内有11名同学自告奋勇加入当地志愿服务队,参加抗疫工作,亲身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了素质目标(图9)。


    教学成效

    9 学习成效

    2.实现了教学相长

    通过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从而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更好地反哺于教学。改革以来,团队教师立项省级教改课题3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课程思政课题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相关教材4部,发表论文20余篇(图10)。





    教学相长

    10 教学相长

    三、教学特色与创新

    1.创新“学长助学”帮学模式

    学长助教的朋辈教育,可实现有效和高效沟通,使学生更快地了解本课程对后续课程、岗位需求和执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提升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学长更加注重自身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并挖掘更多的实践案例作为学材引入教学,实现与岗位和证书的进一步融通,更好地发挥帮学、助学的作用。

    2.创建“三融通”教学体系

    经过重组重构,打破了传统学科体系,对标行业、企业标准和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将原本理论性强、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条理化,实现了与专业课程、职业岗位和资格证书三融通,形成了特色教学体系,提高了服务专业的功能,对同类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教学反思

    1.课程改革后,更好地做到了课程与专业、课程与企业的融通,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动态吻合度还未完全建立,双师素质需要持续提升。

    2.基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智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已是常态化,特别是校企融合后,教学资源需要持续丰富和完善。

    (二)改进措施

    1.应继续加大与后续专业课程教师的沟通,增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邀请更多的专业课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使本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后续课程,更加贴近岗位需求。安排团队教师分批次进行半年以上的企业研修,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持续深入。

    2.应持续丰富完善课程资源;创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构建教学一体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胜利东街88号